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害虫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揭示了绿盲蝽雄虫对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协同感知机制,提出依据两者融合设计的绿色防控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普通昆虫学(Entomologia Generalis)》上。
绿盲蝽是重要的刺吸类害虫,其性信息素组分已被应用于田间诱捕和监测,效果显著。然而,在室内其性信息素的引诱效果不佳,推测其配偶定位过程可能受到寄主植物气味的调控。
该研究发现,寄主植物挥发物与性信息素混合物对绿盲蝽雄虫的吸引力显著高于单独的性信息素组分。分子层面的深入研究发现,数个气味受体具有双功能性,对性信息素成分和花香酯类均表现出高敏感性。基于此,提出了“化学信号协同增效模型”,为深入理解植食性昆虫“定位配偶-识别寄主”的协同策略提供了分子层面的理论支撑。该研究为设计高效的绿盲蝽“性信息素-寄主挥发物”协同引诱剂提供了精准靶标。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郭建英)
原文链接:https://www.schweizerbart.de/papers/entomologia/detail/prepub/10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