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工人日报]新研究提出绿盲蝽绿色防控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20 |来源: 工人日报|作者:黄哲雯
字体 小 中 大

记者从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粮食作物害虫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系统揭示了绿盲蝽雄虫对性信息素组分和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协同感知机制,并提出基于植物挥发物与性信息素融合设计的绿色防控新策略。该研究为害虫绿色防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普通昆虫学》(EntomologiaGeneralis)上。

前期研究发现,绿盲蝽性信息素组分在田间诱捕效果显著,但室内引诱作用不理想,遂推测寄主植物挥发物可能对其性信息素的感知存在调控作用。

为解析这一现象背后的调控机制,创新团队首先利用“H”型嗅觉仪模拟田间环境,发现寄主植物挥发物与性信息素的混合物对绿盲蝽雄虫的吸引力显著高于单独性信息素组分(雄虫选择率提升大约2.5倍)。

随后,团队从绿盲蝽雄虫触角中筛选出15个差异表达的气味受体,并通过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异源表达系统结合双电极电压钳记录,系统测定了重组卵母细胞对64种化合物的识别结合谱。

结果表明,6个气味受体(AlucORs)对主要性信息素成分E2HB和结构相似的花香酯类(如丁酸丁酯、丁酸丙酯)均表现出高敏感性,其中AlucOR3和AlucOR81对这两类关键气味分子响应尤为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AlucOR3亚支受体基因具有在盲蝽科昆虫中保守的酯类感知功能。

基于绿盲蝽气味受体可协同识别性信息素与寄主挥发物的双重功能特性,团队提出“化学信号协同增效模型”:寄主植物挥发物通过激活“双重功能”ORs,增强性信息素信号的识别效率,最终显著提升雄虫趋向行为。

后续行为试验也证实,将E2HB与寄主挥发物(如丁酸丁酯)混合后,对绿盲蝽雄虫的诱捕效果显著优于单独性信息素组分,具有很好的田间应用潜力。

该研究不仅为深入理解植食性昆虫“定位配偶—识别寄主”的协同策略提供了分子层面的理论支撑,也为设计“性信息素—寄主挥发物”协同引诱剂提供了精准靶标,提出了绿盲蝽绿色防控新路径。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DNA甲基化动态调控棉花耐盐性
    2025-08-20
  • 纳米塑料对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调控机理获破解
    2025-08-20
  •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乌兹别克文版首发式在塔什干举行
    2025-08-20
  • [新华智见] 棉花也能生产虾青素?
    2025-08-20
  • [光明网]小麦里的“多面手管家”:基因Q如何调控株高与穗长?
    2025-08-19
  • [工人日报]研究揭示小麦驯化基因Q控制株高和穗长的分子基础
    2025-08-19
  • [科技日报]病毒抑制水稻免疫系统新机制揭示
    2025-08-19
  • [科技日报]“十四五”硬核成果丨首次!突破核心技术瓶颈,玉米田迈入“吨粮时代”
    2025-08-19
  • [经济日报]齐鲁大地绘就高颜值新画卷
    2025-08-19
  • [农民日报]科技赋能 甜蜜升级
    2025-08-19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