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光明网]【智造未来】盐田改造 沃野新生——盐碱地改良治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5-09-22 |来源: 光明网
字体 小 中 大


在地球陆地约7%的面积上

覆盖着一层白茫茫的“白霜”

它们是盐土、碱土以及

其他不同程度盐化和碱化土壤的总称

被称为盐碱地


【智造未来】盐田改造 沃野新生——盐碱地改良治理技术

全球超143亿亩的土地

都被盐碱地“占领”

从北美大平原蔓延至中亚荒漠

像无形的“侵略者”

给大地刻下一块块草木不生的“白斑”


【智造未来】盐田改造 沃野新生——盐碱地改良治理技术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

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

这句谚语,道尽无奈

为何盐碱地会产量低下

甚至无法作为耕地、寸草不生呢?


【智造未来】盐田改造 沃野新生——盐碱地改良治理技术

答案藏在土壤的“毛细管网”里

土壤颗粒间的微小孔隙

组成了复杂的毛细管网系统

当孔隙直径小于1毫米时

在表面张力作用下

水体会产生明显的上吸效应

在盐碱地的地下,含有可溶盐的地下水

就通过这样的毛细作用不断向地表迁移

随着阳光照射和空气流动

土壤表层的水分迅速蒸发

而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却留了下来

经过长时间积累

盐分在土地表面越聚越多,逐渐结晶

最终让这片土地变成了难以生长植物的盐碱地


【智造未来】盐田改造 沃野新生——盐碱地改良治理技术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居于全球第126位

现有的耕地还在以每年大约100万亩的速度不断减少

一边是粮食需求持续攀升

一边是耕地资源紧张

这片盐碱地,成了潜力巨大的“后备粮仓”

驯服盐碱地,不仅是为土地“治病”

更是为国家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智造未来】盐田改造 沃野新生——盐碱地改良治理技术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中国的“驯盐”之战就已打响

第一个阶段是勘测垦殖、摸清家底

第二个阶段

科研团队摸索出“冲沟播种”技术

让作物“躲盐巧种”

在盐碱地站稳脚跟

此后数十年,盐碱地改良一步步升级

80年代黄淮海盐碱地综合治理

通过培肥土壤、种植绿肥

让零星分布的盐碱地变成良田

进入21世纪,改良更注重生态保护

融入节水理念,迈入可持续管理阶段


【智造未来】盐田改造 沃野新生——盐碱地改良治理技术

如今,中国科学家早已跳出“单一改良”的局限

打出“以种适地+以地适种”的组合拳

既要筛选耐盐碱作物,让植物适应土地

也要改造土壤环境,让土地适配作物

针对不同区域的盐碱地

更有“量身定制”的技术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发了

“上调、中控、下排”

立体高效调盐控盐技术

上调:在0-20厘米耕层添加有机物料

改善土壤团聚体和孔隙结构

阻止盐分在地表聚集

中控:在30-40厘米处铺设秸秆隔层

与石子、沙子等无机物料

打破毛细管网连续性

切断深层地下水盐分上返的通道

下排:通过灌溉水淋洗1米内土体的盐分

再经排水管道汇入储盐区

彻底带走土壤中的“盐害”


【智造未来】盐田改造 沃野新生——盐碱地改良治理技术

如今,松嫩平原的盐碱滩上,稻浪翻滚

渤海之滨的荒地上,麦穗沉甸甸

中国农业科学家用数十年时间

让盐碱地写下了“沃野新生”的传奇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人民日报] 潍坊昌邑市:突破生姜连作障碍,赋能产业绿色发展
    2025-09-23
  • [农民日报]2025 年蛋品 “荟” 消费推广活动在河北涿州举办
    2025-09-23
  • [CCTV-17]《中国三农报道》丰收中国2025·增产大行动 “四良”深度融合 万亩方玉米亩产超1200公斤
    2025-09-22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2025年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
    2025-09-22
  • 秋水切埋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稻田地力与单产双提升
    2025-09-22
  • [人民日报]马铃薯和番茄竟然是近亲(唠“科”)
    2025-09-22
  • [科技日报]农业科学发现大模型升级亮相
    2025-09-22
  • [CCTV-10]《创新进行时》丰收节·“智”获满仓(一)
    2025-09-22
  •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强调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2025-09-22
  • 《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2025-09-22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