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钙改性生物炭除磷后可用于高效处理重金属废水

发布时间:2025-10-30 |来源: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作者:杜兆林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提出利用钙改性生物炭脱磷废弃物来强化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炭(Biochar)》上。

当前获取磷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外源磷试剂,能耗较高。该研究提出整合生物炭生产、磷废水处理、脱磷废弃物回收和重金属去除的新策略。


未命名111_副本.jpg

研究表明,钙改性生物炭处理含磷废水后回收的废弃物对废水中多种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吸附能力。在pH 5.0的条件下,钙改性生物炭脱磷废弃物经2小时可达到吸附平衡并获得361.20毫克/克的最大吸附量,吸附量较原态生物炭和传统磷改性生物炭分别提高约2.6倍和1.8倍,且磷浸出浓度远低于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该研究显著降低了材料获取成本,实现了磷资源的循环利用,并有效解决了磷的二次污染问题,为生物炭脱磷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以及重金属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姚金玲)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42773-024-00373-8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破解旱地农田土壤碳汇演变规律
    2025-10-30
  • [光明网]《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丛书发布,为种业振兴筑牢资源根基
    2025-10-30
  • [工人日报]番茄潜叶蛾在我国快速蔓延的驱动机制获解析
    2025-10-30
  • 国际传粉昆虫生物学与授粉大会在南通召开
    2025-10-30
  • 给马铃薯装上“抗病插件” 研究提出抗病改良新策略
    2025-10-29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强国建设
    2025-10-29
  • [中国科学报]家庭常用处理方法可降低豇豆农药残留
    2025-10-29
  • [中国日报网]2025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在埃塞俄比亚召开
    2025-10-29
  • [农民日报]第四届智慧灌溉大会在昆山举行——数智赋能共绘农业节水新图景
    2025-10-29
  • [农民日报]内蒙古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百万亩“吨粮田”从愿景走向现实
    2025-10-28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