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工人日报]  最新研究:利用可喷施短纤维载体可实现高效农药递送

发布时间:2025-09-17 |来源: 工人日报|作者:黄哲雯
字体 小 中 大


15741795642956.jpg

田间喷雾施药会导致作物叶面有效沉积不足,稻叶表面的疏水蜡层也进一步降低了药剂的附着与滞留。提升药剂的“沉积—滞留—释放”的全过程效率,是提高农药利用率与减少环境负荷的关键。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开发出负载农药咯菌腈的可喷施短纤维悬浮剂,实现了叶面高效沉积与耐雨水冲刷,提升农药利用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尺度(Small)》,并被选为卷首插图论文。

该研究制备了可降解的高长径比短纤维,可嵌入稻叶乳突,与较传统微球相比,最大稳定持留量提高1.47倍以上、冲洗后持留量提高1.43倍以上。

分析显示,其与叶面接触面积和概率更大,进而实现了均匀的应力分布,减少早期流失。在相同剂量下,降雨模拟后仍保持更高持留与防治效果。

据介绍,该悬浮剂稳定且具pH响应释放,对黄瓜灰霉病和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显著,在降雨模拟下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优于普通农药悬浮剂。斑马鱼急性暴露结果表明其生态风险较低,有望用于农业可持续生产。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新华财经]数字赋能农业现代化 品牌引领乡村振兴新征程
    2025-09-18
  • [总台中国乡村之声]《听见乡村》一朵小花,就是一粒粮食
    2025-09-18
  • 苹果果胶可优化小麦淀粉理化特性
    2025-09-17
  • [农民日报]秋水切埋“解”秸秆还田难题 助黑土地保护和水稻单产提升
    2025-09-17
  • [经济日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
    2025-09-17
  • [人民政协报]从“量冠全球”到“质领世界”:科技创新照亮花生产业进阶路
    2025-09-17
  • [农民日报]院企合作加速作物专用控释掺混肥成果转化
    2025-09-17
  • 创新化学方法开发出抗病毒“新武器”
    2025-09-17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米叶面积指数监测精度
    2025-09-17
  • 油菜智慧育种有了“精准导航”
    2025-09-17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