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科技日报]我是科研助理丨他们扎根新疆,用科技阻击苹果蠹蛾

发布时间:2025-07-25 |来源: 科技日报|作者:马爱平 周思同
字体 小 中 大

新疆,祖国的西大门,拥有得天独厚的林果资源,但也面临着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巨大风险。柴晓晗、饶家炜,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入侵生物预防与监控创新团队的科研助理。他们所在的团队,核心任务就是守护这片绿洲的生态安全,阻击对苹果、香梨等当地支柱产业构成毁灭性威胁的检疫性害虫——苹果蠹蛾。

375642_98e90437-8be3-48d1-ae2e-a2d956169f62copy.jpg

2023年,他们被委派到新疆阿克苏、伊犁等地,负责苹果蠹蛾监测及其监测技术改进的工作。在扎根新疆的两年里,他们深入果园,悬挂诱捕器、监测虫情、记录数据。

“烈日下、风沙里,我们不仅将实验室的监测预警技术、识别方法和绿色防控知识,手把手地教给果农,帮助他们第一时间发现虫情、科学应对;更重要的是,我们成为了田间最敏锐的‘眼睛’和‘耳朵’。每一次虫情的细微变化、果农反馈的异常情况、新发现的风险点,都被我们详细记录、分析,第一时间反馈回后方的导师和团队。”饶家炜说。

375642_ae4a8b67-865c-4fbf-8577-8bbe4117ea76copy.jpg

这份工作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边疆大地上”的意义。在参与阻击苹果蠹蛾扩散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发现不同地区的果园由于气候、土壤条件以及种植管理方式的差异,苹果蠹蛾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也有所不同。这些实际情况反馈到科研中,促使我们不断调整和优化监测方案和防治策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让我们更加准确地预警、阻击和防控害虫的入侵。”柴晓晗说。

375642_78e3642c-b702-4f11-a6fa-a98470c56f08copy.jpg

“我们亲历了首次在某个区域精准监测到虫害爆发的预警时刻,也参与了发现新扩散路径后的紧急防控。每一次及时的数据反馈,都可能为团队调整防控策略、保护千万亩果园赢得宝贵时间。”他们说。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从书本知识的学习者,成长为一名守护生态安全的实践者,将个人所学融入国家生物安全的大局,这份责任感是他们最珍贵的收获。

375642_fb4f1995-c758-4386-935d-679e48c43503copy.jpg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摄)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农民日报]第二届燕麦产业创新发展研讨观摩会在内蒙古乌拉盖举行
    2025-07-25
  • 夏管进行时 专家团队下沉指导破解玉米种植难题
    2025-07-25
  • [光明日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赴河南省多地助力玉米田间管理
    2025-07-25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纪念金善宝院士诞辰13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
    2025-07-25
  • 富营养型微生物助力秸秆高效分解
    2025-07-25
  • 呋喃香豆素合成受限的原因找到了
    2025-07-25
  • 茶汤香气成分显著增强天然甜味感知
    2025-07-25
  • 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小麦直链淀粉含量精准调控
    2025-07-25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学习教育取得更大成效
    2025-07-25
  • [农民日报]“寒地水稻秸秆全量原位还田缓释多效综合技术”现场观摩与研讨会在内蒙古扎赉特旗举行
    2025-07-2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