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河南新乡县七里营镇示范基地的玉米植株挺拔、穗大粒饱,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9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联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农田灌溉研究所组织召开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交流研讨会,聚焦玉米密植滴灌抗逆稳产技术在黄淮海夏玉米产区的集成推广成效,交流技术示范推广应用阶段性进展,研讨下一步攻关方向和工作重点,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端加速普及落地。
参会人员观摩了新乡县七里营镇玉米展示示范基地,并详细了解了“黄淮海夏玉米密植滴灌抗逆稳产技术”的示范应用效果。2025年玉米生长季节遭遇早期干旱、中期高温、后期阴雨寡照等多重逆境,但展示田的密植玉米群体植株整齐、果穗均匀,展现出玉米密植滴灌抗逆稳产技术在减损增产、提质增效方面的优势。
据了解,黄淮海夏玉米密植滴灌抗逆稳产技术在河南各核心示范区表现都很突出:在南阳方城县,核心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突破820公斤;在驻马店西平县和新蔡县,最高亩产达到750公斤以上,实现稳步增产;在周口郸城县、沈丘县和鹿邑县,最高亩产突破927公斤。示范区较周边对照田亩均增产100公斤-150公斤以上,增产增效效果突出,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前景。
中原研究中心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河南省共建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已连续两年承担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任务,构建了“院地协同,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新模式,加快推动各项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通过项目的持续支持,2025年中原研究中心联合河南省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部门,组建了由100名技术指导专家组成的18个技术指导小组,实现河南省18个地市全覆盖,包含48个县区,聚焦小麦、玉米周年技术指导,持续完善区域性农业科研机构与地方农业推广部门合作的高效工作模式,科技支撑小麦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下一步中原研究中心将继续强化对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科技支撑,助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