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新华财经]曹永生:聚焦优质品种选育 引领马铃薯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7-30 |来源: 新华财经|作者:张保贺
字体 小 中 大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永生表示,马铃薯突破性种质创制、新品种培育、绿色智能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激活马铃薯潜力的抓手,引领品质提升、品牌做强、效益增长,进而促进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7月28日-2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办的“马铃薯新品种与高产高效技术示范观摩会暨国家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年会”在河北省沽源县顺利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永生出席会议并表示,马铃薯突破性种质创制、新品种培育、绿色智能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激活马铃薯潜力的抓手,引领品质提升、品牌做强、效益增长,进而促进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0b1c4acb7d0c4a708dd9183406d4d7bc.jpg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永生在国家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年会上讲话

曹永生说,为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强国,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面向”“两个一流”目标要求,2023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种子、耕地等农业农村领域重大科技问题,坚持目标导向、成果导向,按照“聚焦关键问题、强化目标管理、培育重大产出”的总体要求,组织优势科研队伍,加快突破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堵点和卡点,努力抢占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制高点,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强国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马铃薯突破性种质创制、新品种培育、绿色智能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坚守科研工作的初心、抢占市场的耐心、农业致富的决心,持续做好种源芯片攻关及应用技术推广工作。

强化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研究,我们在马铃薯基础理论研究、杂种优势解析上取得突破进展,设计了马铃薯的理想单倍型,用于指导杂交马铃薯遗传改良和育种;培育出第一代高纯合度自交系和概念性杂交种“优薯1号”,证明了用种子种植马铃薯的可行性。接续要加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迭代更新,以创制的新种质为亲本培育新品种,聚合优异性状,实现“优薯”系列组合的更新换代,为国内马铃薯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珍贵种源。

加大优质品种选育与应用推广。面对国内优异种质缺乏、优质多抗品种不足,尤其是加工专用品种长期被国外品种垄断及绿色智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缺乏等问题,我们选育出鲜食加工兼用品种中薯27,比国际对标品种增产18.7%;淀粉加工专用品种中薯49,达到抗性和品质的协同;新育成中薯品系Chip1,更是实现了高产优质的统一。同时,开展水肥一体化智能微灌、土传病害绿色综合防控、马铃薯长势遥感监测、全程机械化、多元主食化加工技术研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推广模式。接续在河北沽源、察北等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基础上,持续加大田间优质品种选育及应用技术推广,将科研成果书写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市场导向培育出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区域产业向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以优质品种示范推广为抓手,向产业链上下游不断拓展延伸,加快培育出一批守信用、会经营、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建立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引领国内马铃薯品质提升、品牌做强、效益增长,进而促进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农民日报]中央第四指导组与农业农村部联合调研组赴河南调研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5-07-30
  • [澎湃新闻]新疆农业生物安全长期面临挑战,中国农科院全力构筑防护屏障
    2025-07-30
  • [中国科学报]有害生物治理新疆方案筑牢作物安全西北屏障
    2025-07-30
  • [工人日报]中国农科院为新疆注入植物保护科技创新力量
    2025-07-30
  • [中国科学报]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小麦直链淀粉含量精准育种改良
    2025-07-30
  • [工人日报]大豆新品种“油春1204”与柑橘带状套种创佳绩
    2025-07-30
  • [光明日报]农遗智慧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2025-07-30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英文版出版发行
    2025-07-30
  • [中国农村网]沼气“点燃”发展之光
    2025-07-30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5-07-30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