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市建平县黑水镇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区迎来重大喜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肖万欣研究员等专家全生育期跟踪指导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少昆团队的王克如研究员领衔的国家及省市联合专家组在此开展了一场严谨细致的测产工作,最终结果显示,项目区万亩片玉米平均亩产达1096.62公斤,首次在辽宁省实现玉米万亩片吨粮田,为辽宁西部山地丘陵区域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树立了新标杆。
据悉,此次测产过程严格遵循规范标准,专家组在项目区内精心选取了五个百亩方作为测产样本,采用机械化实收果穗方式进行测产,测产总面积达89亩。其中,单点最高亩产表现尤为突出,达到了1241.19公斤(该高产点为12.29亩连片机收)。经过科学严谨的计算和分析,最终得出平均亩产1096.62公斤的优异成绩。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建平县在玉米单产提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更意味着辽宁西部山地丘陵区域玉米大面积单产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对于持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这一骄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有力支撑。科学选种是基础,项目区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条件,精心挑选了适宜的高产玉米品种,为丰收奠定了良好的种子基础。合理增密是关键,通过优化种植密度,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玉米株数,从而增加了产量潜力。水肥精准调控则是保障,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需肥规律,精准施肥灌溉,确保了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养分和水分供应,为高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形成了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体系,成为推动建平县玉米单产提升的核心动力。
2025年,朝阳市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面积达50万亩,且全部应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此次建平县黑水镇的万亩吨粮田,正是朝阳市实施单产提升工程项目的一个生动缩影。它不仅展示了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显著效果,更为全市粮食增产和单产水平提升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下一步,朝阳市将持续争取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继续扩大朝阳市项目实施范围。同时,持续加大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推广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等形式,让更多农民了解和掌握这一先进技术,全面提升全市玉米单产水平。随着这些举措的逐步实施,朝阳市有望在玉米生产上取得更大的突破,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建平县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的成功,是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典范,为全省玉米单产提升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相信在未来,随着更多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辽宁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