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光明网]人工智能赋能种业振兴 政产学研共绘智慧农业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5-07-07 |来源: 光明网|作者:宋雅娟
字体 小 中 大

7月5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在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举办。论坛聚焦AI技术与现代种业深度融合,吸引来自全国人工智能和种业领域的产学研代表100余人参会,共享智能育种科技创新前沿技术,共同探讨智能育种发展路径。

与会嘉宾认为,人工智能在基因挖掘、表型分析、亲本选配、品种设计等育种核心环节具有颠覆性潜力,是推动种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引擎。产学研用各方的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为加速智能育种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落地、培育种业新质生产力凝聚了强大共识,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种业之都贡献智慧力量。


1150692229700665459.jpg

图为人工智能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现场

该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北京为村互联网科技研究中心、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长沙百奥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政企学研协同,共筑种业创新生态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在农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地位日益凸显。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生物育种注入了新的活力,正推动生物育种不断迈向数字化和智能化。

论坛致辞环节,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邵明红表示,立足首都定位,北京市正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出台了《北京市关于支持信息软件企业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服务能力行动方案》和《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政策文件。并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种业融合,加快夯实北京种业之都的科技基础。

论坛所在的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正在构建智能育种产业生态,推进智能育种产业化发展。园区平台企业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分子育种共性技术平台、农作物育种加速器和即将建立的作物逆境表型鉴定平台,在腾讯SSV和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等单位支持下,将助力智能育种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图为产学研代表在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育种平台参观

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苏永恒在会上表示,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已初步形成种业创新要素集聚、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硬核支撑、成果转化示范的种业创新高地,未来于家务乡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园区深化与各方合作,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助力探索AI育种前沿、培育突破性良种。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刘洲鸿表示,腾讯以科技向善为使命,致力于发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助力国家重大民生社会议题的解决,探索可持续社会价值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联合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共同发起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联合北京东昇集团和通州国际种业园区打造了国内面积最大的农作物育种加速器,共同为即将到来的智慧育种时代提供算力和数据支持,助力中国种业跑出加速度,努力为国家种业安全、粮食安全做出更多贡献。

前沿技术赋能,助力智能育种升级

种质资源是种业的“芯片”,人工智能正在为破解这枚“芯片”的密码提供新工具。在专家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周文彬发布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揭示AI如何通过基因-表型大数据解析种质资源遗传信息,加速优异基因挖掘与品种设计。“天书计划1.0”的实施,搭建了种质资源数据共享平台;“天书计划2.0”的实施,确定了核心种质的筛选方法,初步完成了1万份核心种质的筛选。


7475303165287155395.jpg

图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周文彬作报告

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外籍院士Felix Dapare Dakora分享了《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CAASTIA):实现非洲粮食安全对数字平台的需求》报告,提出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非洲科学院共同发起的利用CAASTIA加速非洲农业现代化——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未来三年,将在种质资源交流、人才培养、农业技术联合研究、科技成果交流、建设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合作交流平台方面推动中非合作。Dakora院士强调,推进CAASTIA的实施需要依托数字化平台和人工智能农业。


5023133405377939272.jpg

图为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外籍院士Felix Dapare Dakora作报告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从产业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农庄系统及应用研究,分享了农田多模态感知与农业知识生成系统、精准决策与农事调度智能体、疗愈康养与AI美食体验智能体研究成果,展示了AI农庄示范基地案例成效,引发与会者对“AI for agriculture”“AI for Breeding”未来图景的深入思考。


8156582206675895973.jpg

图为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作报告

实践案例落地,加速数智育种进程

下半场的智能育种实践报告专场亮点纷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郭刚刚展示AI在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创新应用,他表示,新育种时代面临缺乏训练数据(基因型-表型-环境)、不完整的表型因果信息、计算资源和模型有限、人工智能驱动的精准育种等挑战。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正在实施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1.0(即种质库2.0项目)”,将推动种质资源由实物存储向数据存储转变,加速CGRS表型分析,开发大规模种质增强/预育种群体用于训练模型进化,助力加快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的AI时代到来。

长沙百奥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冰冰提出“AI平权加速数智种业发展”理念。通过打造AI育种的数字底座——BAISeeds生物育种数智平台,帮助育种单位进行育种数据集中管理,AI育种模型统一构建,提前预知材料在田间的表现并做出相应决策。高效务实地帮助中小企业抓住AI平权机会,让育种变轻松。

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平台主任王均帅介绍,通州国际种业园区智能育种共性技术平台,集成高通量分子检测、快速育种加代、逆境表型鉴定、基因编辑等模块,有力整合资源、降低研发门槛、服务全行业创新。

(单位: 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农民日报]“老农民”与科学家
    2025-07-07
  • [澎湃新闻]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发布,开启AI解码种质资源新纪元
    2025-07-06
  • 习近平向美国马里兰州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口信
    2025-07-06
  •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
    2025-07-06
  •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主要篇目介绍
    2025-07-06
  • 以炙热的向党之心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游本昌的勉励和问候极大鼓舞全国文艺工作者
    2025-07-05
  • [中国科学报]桃多组学数据库PeachMD发布
    2025-07-05
  • [中国新闻网](年中经济观察)极端天气频发 中国力保粮食安全
    2025-07-05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202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2025-07-04
  • 美国奶牛因“偷奶”导致H5N1流感大暴发
    2025-07-04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