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农民日报] 耐盐耐旱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逆境夺高产

发布时间:2025-06-10 |来源: 农民日报|作者:黄中钜
字体 小 中 大

6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油料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培育的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在遭遇罕见旱情的情况下,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传来捷报——经陕西省农作物学会组织来自青海、湖北、江苏等地科研及推广部门的行业专家田间评价,“中油杂501”在该县中度盐碱地油菜大面积示范田机械实收亩产达到312.23公斤,在旱情与盐碱逆境中实现盐碱地改良与油料高产的双赢。

盐碱地作物种植往往伴随干旱胁迫,形成“盐旱双胁迫”的恶劣环境。2024年秋播以来,华北黄淮地区遭遇罕见干旱,陕西、河南降水量显著减少,土壤盐分浓度随之升高,对作物生长造成双重不利影响。但“中油杂501”在蒲城中度盐碱地示范区表现出极强的耐旱、耐盐碱能力,在旱情考验下较当地平均产量高出约100%。更值得关注的是,种植该品种后,示范区土壤盐含量从约3.8‰降至约3.2‰,较周边冬闲区降低20%,展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油料所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顿小玲研究员介绍,“中油杂501”历时十年攻关培育而成,是我国油菜育种领域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具有耐密植、高产、高油、多抗(耐寒、耐旱、耐盐碱、抗病等)特性。“中油杂501”能够通过特殊的生理机制,在干旱等胁迫条件下维持较高光合效率,配合每亩3万株以上的密植技术,显著提升水肥利用效率,实现“以密抗逆”。该品种2022年在湖北襄阳市旱作区示范点理论亩产达419.95公斤;2023年在湖北江陵县稻油轮作区全国高产竞赛点亩产达303.8公斤;同年在江苏东台市盐碱地200亩连片种植,机收亩产323.87公斤,达到盐碱地油菜高产水平。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要求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今年5月以来,“中油杂501”在多地高产竞赛中表现亮眼:湖北钟祥市旱地油菜机收亩产306.71公斤,湖北南漳县稻油轮作区亩产302.11公斤,江苏东台市高产竞赛点亩产达377.68公斤,表现出突出的稳产高产潜力。

据悉,农业农村部已将“中油杂501”列入2024年全国农业主导品种、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4年秋播,以“中油杂501”为核心的油菜“双密双高”技术模式在长江全流域推广200万亩以上,为促进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提高国家油料自给率、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增效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人民政协报]312.23公斤!中度盐碱地油菜有了单产新纪录
    2025-06-11
  • 杨振海到兰兽研、兰牧药调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2025-06-11
  • [农民日报]“整县制”推进水稻大面积提产增效
    2025-06-11
  • [新华社]中乌科技创新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2025-06-11
  • [科技日报]从“座果不足”到“亩产翻番” 高效授粉新技术破解白杏授粉难题
    2025-06-11
  • 调控番茄温敏单性结实的新思路
    2025-06-11
  • [光明网]蜂机协同高效液体授粉技术助力新疆轮台白杏单产大幅提升
    2025-06-10
  •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通电话
    2025-06-10
  • [农民日报]移动式烘干机 高效智能烘粮
    2025-06-10
  • [科技日报]油菜新品种创中度盐碱地单产纪录
    2025-06-10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