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粮食主产区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人民日报]粮食主产区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更多“好粮食”变成“好产品”(三夏进行时)

发布时间:2025-07-09 |来源: 人民日报|作者:郁静娴  方圆  姚雪青
字体 小 中 大


延津县一家公司的挂面切面生产线。

刘显光摄(人民视觉)

京粮龙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乳酸生产线。

青冈县委宣传部供图

自动化生产车间里,一袋袋射阳大米完成包装。

邵 丹摄(人民视觉)

13个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以上,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由于粮食比较效益低,一些粮食主产区长期面临“粮财倒挂”情况。加快推动粮食产业化发展,成为破局关键。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正值“三夏”生产旺季,记者走访多个粮食主产区,发现越来越多产业链上下游主体主动求变,更多“好粮食”,变成“好产品”。

河南延津县

小麦“长”成百亿集群

面包、膨化食品、冷冻食品……近百家加工企业融入一条链

河南延津县,随着100万亩小麦归仓入库,一场从田野到餐桌的接力赛,在这座豫北小城悄然开启。

配粉、搅拌、烘焙……河南口水娃食品有限公司的烘焙车间里麦香弥漫,自动生产线末端“变”出了厚切吐司、牛角包等食品。公司总经理苏周腔拿起一款包装好的手撕面包,“这是我们的热销产品,开发不过两三年,在直播平台上已经卖了超百万单。”

面包好吃不贵,奥秘就在供应链里。口水娃公司总部在江苏太仓市,2023年入驻延津,看中的正是原料优势和上下游供应体系。

距离口水娃延津厂区不到1公里,新良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优质强筋面粉,一个电话就能随时装车运到车间门口。“之前,面粉从河南运输到江苏,每吨运费要200到300元。现在,面粉厂就在隔壁,成本直接降一成。”苏周腔说。

在延津,围绕小麦“长”出一个百亿产业集群。粮油面制品、烘焙膨化食品、冷冻休闲食品……近百家粮油食品加工企业融入产业链,每一环都扣得紧紧的。“粮油加工是我们的主导产业,优先保障相关企业用地指标,为企业提供便利的生产经营条件。”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志刚介绍,去年,延津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产值达152亿元。

原粮的质量,关乎加工转化效益。延津克明面粉有限公司厂房门口,运粮车排成长龙,工作人员忙着扦样检测。

“筋力强,做出的面包口感更松软。我们对优良品种专收、专储、专用。”公司经理张勇介绍,今年收上来的麦子籽粒饱满度优于往年。

好品质,来自“产购储加销”各环节提质增效。多年前,延津依据强筋小麦特点制定生产技术规程,被作为河南省地方标准推广。

“今年跟克明面粉公司签订了5000亩小麦订单,另外还有1万多亩种子粮订单,不愁卖。”河南省云联社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彭良成介绍,种子公司统一供种,联合社全程托管,年节本增收500余万元,辐射带动近3000户农户。

在主产区,由龙头企业牵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跟进、农户广泛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正加快成长。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支持建设了一批以粮食为主导产业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促进粮食产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黑龙江青冈县

玉米“延”向中高端

用于可乐的糖浆、3D打印耗材的原料……加工企业累计投资60多亿元

“可乐甜爽的口感从哪来?果葡糖浆,它是碳酸饮料中重要的甜味来源。这就是果葡糖浆的生产线。”穿梭在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车间的银色管道间,办公室主任孙喜亮介绍。

果葡糖浆的原材料,正是黑土地里长出来的玉米。一年多前,龙凤玉米公司开始建设60万吨淀粉糖项目,主要包括果葡糖浆、麦芽糊精、麦芽糖浆等3条生产线。“项目已完成部分投资,生产线投入运行。”孙喜亮说。

在黑龙江青冈县,玉米既是食物,也是重要工业原料。京粮龙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展示大厅里,由玉米加工而来的可降解环保袋、餐具、3D打印耗材等陈列整齐。“每一粒玉米经过‘一泡二磨三分离’,深加工充分利用其中的价值。”公司董事长崇明胜介绍,玉米加工过程中产出淀粉、蛋白粉、玉米外皮、胚芽等产物,通过分级提纯实现“全粒利用”。

说起玉米精深加工的前景,崇明胜信心满满:“就拿L乳酸来说,这是玉米淀粉发酵后的产物,用来生产医用材料,比如医用缝合线、骨钉,不用拆,直接在体内就吸收了。”一吨玉米经过深加工,可生产0.5吨L乳酸,附加值提高3至5倍。

深加工有力提升产业含金量。去年,青冈县玉米全链条产值达106亿元。县工业信息科技局局长姜国伟介绍,当地玉米关联配套重点企业有15户,累计投资60多亿元,先后开工建设淀粉、葡萄糖酸钠、L乳酸等30多个系列产业项目,产业链不断向中高端延伸。

“从国际经验看,粮食主产区向产业高地演进是一个普遍规律。”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说,当前,国内主产区粮食精深加工科技装备水平还不高,企业存在同质化现象,产业集群效应尚未形成。促进粮食安全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必须突破初级产品供给定位,实现价值重构。

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粮油主产区农产品加工布局,鼓励各地立足优势,建设一批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和产业集聚发展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精深加工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针对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薄弱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去年起对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等5个粮食调出量大的主产省份,开展了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试点,并将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江苏射阳县

大米品牌越打越响

对接大型商超、开展农旅融合……线上线下发力拉近市场距离

在江苏扬州的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车间里,产自约300公里外的盐城射阳大米绿色种植基地的糙米原料,在产线上经过原料处理、酶解、调配等工序后成为液体,被封装进一个个易拉罐中。

这款糙米汁是江苏射阳大米集团有限公司的深加工产品。“我们瞄准大健康市场,研发了这款饮品。”车间负责人殷伟卿介绍,目前产品在进行配方和口味改良,预计下半年量产销售。

和不少产粮大县一样,长期以来,射阳面临稻米“优质不优价”的难题: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依赖传统经销渠道的射阳大米优势不明显;另一方面,随着饮食结构的调整,消费者对健康饮食提出更高需求。

“我们以研发生产深加工产品为契机,推动大米产业全链条提质升级,进一步擦亮品牌,改变‘稻强米弱’的状况。”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许恒说。

在车间里的糙米汁不断流淌时,射阳县四明镇开明村1.26万亩绿色种植基地里,水稻茁壮生长。“这是我们与江苏省农科院联合培育的水稻新品种。”集团种植负责人陆玉权介绍,新品种淀粉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适中,更符合糙米加工需要。

线上线下发力,拉近市场距离。许恒介绍,根据市场需求,糙米汁设计了含糖、低糖、无糖3种口味。为提升竞争力,射阳大米积极与大型商超等对接,实现优质优价的良性循环。农旅融合发展,开明村数字种植创新中心和射阳大米文化展示馆成为研学站点,每年吸引上万人次参观,品牌越打越响。

农业品牌建设是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聚焦粮油品类培育了射阳大米、涡阳大豆、海安大米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盘锦大米、五常大米、延津小麦等品牌价值均超100亿元。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加快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业内专家指出,其重点是通过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在粮食产区的集聚和协同发展,破解粮食安全面临的系列矛盾和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秀东说,应以大型粮食企业为中心,强化粮食供应链建设、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进一步提升粮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桃多组学数据库发布
    2025-07-09
  • 研究发现猪骨骼肌生长发育关键基因所
    2025-07-09
  • [人民日报] 秧苗插得准,还能长得好
    2025-07-09
  • 黄三文会见欧洲华侨华人青年联合总会代表团
    2025-07-09
  • [工人日报]分子伴侣基因让油菜单株产量提升25%
    2025-07-08
  • [中国科学报]研究发现提高小麦抗旱性新途径
    2025-07-08
  • 马传贫病毒新型辅助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获揭示
    2025-07-08
  • [工人日报]科学家发现提高小麦抗旱性新途径
    2025-07-08
  • [中国日报网]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在京举办
    2025-07-08
  • [科技日报]“天书计划”加速破译四大主粮遗传密码
    2025-07-08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