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开发出负载农药咯菌腈的可喷施短纤维悬浮剂,实现了叶面高效沉积与耐雨水冲刷,提升农药利用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尺度(Small)》, 并被选为卷首插图论文。
田间喷雾施药会导致作物叶面有效沉积不足,稻叶表面的疏水蜡层也进一步降低了药剂的附着与滞留。提升药剂的“沉积—滞留—释放”的全过程效率,是提高农药利用率与减少环境负荷的关键。
该研究制备了可降解的高长径比短纤维,可嵌入稻叶乳突,与较传统微球相比,最大稳定持留量提高1.47倍以上、冲洗后持留量提高1.43倍以上。分析显示,其与叶面接触面积和概率更大,进而实现了均匀的应力分布,减少早期流失。在相同剂量下,降雨模拟后仍保持更高持留与防治效果。该悬浮剂稳定且具 pH 响应释放,对黄瓜灰霉病和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显著,在降雨模拟下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优于普通农药悬浮剂。斑马鱼急性暴露结果表明其生态风险较低,有望用于农业可持续生产。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郭建英)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smll.20250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