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烘干神器”开进田间 雨天抢粮不用愁了

发布时间:2025-10-20 |来源: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作者:王建楠
字体 小 中 大

10月11日,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召开的粮食应急抢烘装备演示会上,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等相关单位企业研发的5HYNK-9350 型移动式燃油烘干机正式亮相,该机具“快转移、高效率、低成本”,为黄淮海地区连阴雨天气下的秋粮抢烘提供了“硬核”解决方案。


微信图片_20251014155519_18_628.jpg

近期,黄淮海地区遭遇持续连阴雨天气,秋粮收获后水分含量偏高,若不能及时烘干极易发生霉变、发芽,而区域内固定烘干设施数量不足、分布不均,“抢烘难”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紧迫问题。

农机化所粮经作物初加工装备团队急生产之所急,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江苏省研产推用一体化项目支持,针对应急抢烘场景下“转移不便、效率低、成本高”等痛点,历经多轮技术攻关,在设备便捷转移系统、换热系统、智能控温系统及干燥工艺上实现突破,研发出可“田间直达”的移动式烘干装备。

演示现场,工作人员操作设备完成折叠、转移、开机等一系列流程,仅需半小时便进入稳定作业状态。团队首席谢焕雄介绍,该装备在应急抢烘中展现出五大显著优势:一是烘干效率 “倍速提升”。设备批次装机量可烘干水稻 20 吨(约对应 40 亩稻田产量),降水速率达到传统批次循环式烘干机的 3-4 倍,单日最高可干燥粮食 80 吨,能快速处理连片种植区域的烘干需求。二是动力适配“灵活多元”。可根据田间实际条件,灵活选用拖拉机后动力输出或三相电驱动,无论是无电网覆盖的偏远地块,还是有电力供应的合作社场地,均能正常开展作业。三是烘干成本“精打细算”。经测算,该设备烘干成本约为 每斤2-3分(根据粮食初始含水率略有差异),较传统烘干方式相当,显著减轻种植户经济负担。四是场地转移“便捷高效”。设备采用可折叠式设计,折叠降落后高度可降低到4.5米,可由拖拉机牵引在田间灵活转移,实现“哪里需要烘,设备就到哪”的跨区抢烘模式。五是智能调度“实时可控”。装备搭载物联网监测系统,可实时采集并上传烘干温度、粮食水分、作业进度、设备位置等关键参数,为政府部门及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应急调度、统筹资源提供数据支撑。

“往年遇到连阴雨,粮食堆在场上等着烘干,晚上都睡不好觉。现在这移动烘干机直接开到地头,一天能烘几十吨,成本还低,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现场观摩的罗山县种植大户看着源源不断输出的干燥粮食,难掩兴奋。移动式燃油烘干机的成功研发,不仅有效弥补了我国部分地区粮食烘干能力的短板,更破解了当前应急抢烘场景下的技术瓶颈,为保障秋粮颗粒归仓、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未来有望在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等秋粮主产区进一步推广应用。(通讯员 江帆)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用基因“闸门”控制玉米叶酸转化
    2025-10-20
  • 新型抗氧化包装材料助力生鲜肉保鲜
    2025-10-20
  • [新华网]第六届国际茶学院所长会议在福州召开
    2025-10-17
  • [人民日报] 农产品供给贴合“新吃法”(农产品新消费观察)
    2025-10-17
  • “高效肉羊新品种培育与应用”现场观摩会在甘肃环县召开
    2025-10-17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培养博士项目十周年交流会在京举行
    2025-10-17
  • 长期种植绿肥可增强土壤碳稳定性
    2025-10-17
  • 新技术实现玉米赤霉烯酮快速高通量检测
    2025-10-17
  • 栽培荞麦与其野生近缘种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获揭示
    2025-10-17
  • 构建陆地棉纤维发育基因调控网络
    2025-10-17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