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1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一个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了!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站在今日的辉煌,深情回眸六十年,方寸定格历史瞬间。一幅幅珍贵的照片,见证了一个甲子绚丽多彩的历史、展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历史沧桑中成长壮大、在时代变迁中与时俱进、在改革开放中创新发展的历史轨迹;记录了几代农科院人在担负国家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艰难任务和光荣使命,致力于解决中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上,凝结智慧与力量、付出心血与汗水、奉献青春与华年!
六十年,几代农科院人风雨同舟、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六十年,几代农科院人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作风、竭诚奋战在农业科技战线,铸就了全国知名品牌与荣耀;六十年,农科院人始终牢记农业科研国家队使命,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坚持科教兴农战略、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引领带动全国农业科技发展,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十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为我国农业科技率先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创新改革与跨越发展的今天,中国农业科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院”的方针没有变,始终紧扣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矢志不渝开展科技创新与科研协作的理念没有变!如今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已拥有34个直属研究所与9个共建研究所,全院科研人员5000多名,形成了作物、园艺、畜牧、兽医、资源与环境、工程与机械、质量安全与加工、信息与经济等8个学科集群、130多个学科领域、300多个研究方向的学科体系,建成了49个国家与部门重点实验室、27个国家农作物畜禽改良中心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等科技创新平台,9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与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9个国家与部门野外台站、25个国家产业技术与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支撑平台,以及36个国家与部门质检中心、11个国家或OIE认可的参考实验室等科技服务平台,为加快提升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生若春风杨柳岸、日暖风和人皆盼。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世界农业科技激烈竞争的态势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的更高要求,中国农业科学院紧紧围绕“建成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目标和“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的重大使命,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建设,全面提升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和重大科技命题的策源地;全面提升对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成为国家农业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全面提升宏观决策咨询能力,成为国家“三农”问题和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学术重镇;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率,着力解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更加凸显中国农业科学院“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决策智囊团”的地位,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引导作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农科院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承继薪火、光大传统,勇于面对农业科技攻关中的一个个难题,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勇于进取、戮力共建、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贡献一代一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