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3日,对大多数人来讲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但对有些人却可能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中国农科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刘丽凤起了一个大早,早早的开始准备起“台词”来。她心里不时泛起一丝丝的紧张,因为一个多小时之后她将作为往届营员代表在2016年中国农科院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发言,这对她这样一个不经常在众人面前讲话的女生来讲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但是她有信心,有信心完成研究生院老师交给她的任务,就是将自己在中国农科院学习生活的亲身经历和心得体会“原汁原味”的传递给这些学弟学妹们,鼓励他们将来以优异的成绩到中国农科院学习深造,就像自己曾经做到的那样。
此时的中国农科院办公楼报告厅里已经人头攒动。作为此次夏令营开营仪式的会场,这里已经陆陆续续的涌进近百名身着不同颜色营服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初到农科院的他们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身边陌生的一切。但很快一群夏令营志愿者们的出现就让他们的这种陌生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吴美典子,中国农科院产业经济专业二年级硕士研究生。曾经,她也是中国农科院大学生夏令营中的一员,如今她的角色已经变成了夏令营服务志愿者。她一进会场就开始忙碌起来,忙着清点营员们的到场人数,忙着检查会场上的桌椅和设备,忙着解答营员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她虽然忙碌但却很快乐,因为她知道,这里聚集的是一群像她一样为了知识和梦想而拼搏的年轻人,她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服务好,让他们亲身了解中国农科院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雄厚实力的同时,也让他们充分感受中国农科院年轻学子的热情和活力。
早上9点,隆重的开营仪式开始了。夏令营同学们被中国农科院领导致辞和专家报告深深吸引了,完全没有注意到会场后面“溜”进来一个人,悄悄坐在了最后一排的空座上,还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刘婧,《北京考试报》年轻的“资深”记者,跟踪报道北京各高校大学生夏令营已经有好几年了。每年一到中国农科院夏令营开营的日子她一般都不会缺席。用她自己的话来解释为什么对中国农科院夏令营如此情有独钟,原因一是农科院夏令营的各项活动组织的非常有意思,让她很开眼界,二是农科院夏令营的专家报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连她这个门外汉都听的懂。因此,出于职业记者的敏锐嗅觉,她希望每年都能从农科院夏令营里挖掘出一些有意思的人物和故事,并且通过她的新闻报道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农科院,走进农科院,选择农科院。
从2012年开始,每年的七月总会有这样一群逐梦的年轻人来到中国农科院,每年围绕着“传承与梦想”的故事都会在校园里悄悄发生。五年来,已经有来自全国近70所知名高校的逾600名大学生为了同一个梦想相聚在中国农科院,宿舍、食堂、多功能厅里回荡着他们的欢声笑语,国家农业科技展示园、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国家农业图书馆里也留下了他们求知的足迹。中国农科院雄厚的科研实力、优良的科研平台、强大的导师专家队伍、优美的校园环境都曾经让他们流连忘返,也激励着他们继续埋头苦读,早日实现梦想。
中国农科院也有一个梦想,就是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屹立于世界农业科研之巅。实现这个梦想归根结底靠的是人才队伍,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优秀科技人才传递农科梦想,传承农科精神。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队伍已经成为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的生力军和后备队,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已经参与到科研创新事业,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如何提高中国农科院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优秀学子攻读研究生,已经成为摆在中国农科院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也是研究生院举办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的初衷和使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人走进中国农科院,加入到中国农科院的大家庭里,加入到农业科技创新的大潮中,为实现学农梦、强农梦、强国梦而努力拼搏、奉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