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会议盛况

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陆晏辉研究员在建院六十周年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师:

  在这阳光明媚、万物葱茏的五月,我们迎来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请允许我代表全院青年科技工作者,致以最真挚的祝贺和最衷心的祝福。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求学、工作又一直从事农业研究,农村、农业、农民,对我来说,是童年的记忆,是少年的憧憬,是青年的奋斗。中国农业科学院,是我确立人生理想的殿堂,追求事业目标的航道。12年来,我从一名懵懂的学生逐步成长为院科技创新工程团队首席科学家,成长的道路上,时刻不离农科院领导、老师和同事们的教育培养和关心支持。

  2005-2008年期间,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在导师以及其他老师的指导与熏陶下,我学会了“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人生箴言,养成了“高效执行、坚持努力”的科研习惯,具备了一位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并步入了棉花害虫防控研究领域。

  2008-2012年,我作为一名科研新兵,在华北农村开展蹲点试验,研究了Bt棉花种植系统中非靶标害虫种群地位演替机制及其控制技术,其中两篇论文分别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并有多项技术产品在棉花害虫防治实践中应用。这一经历让我感受到了长期性农业科研工作的价值以及基础研究对生产应用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使我树立了此生坚守农业科研的决心与信心。

  随着国家棉花主产区的调整,自2013年起在院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持下,我的科研重心转移到了新疆,常年扎根新疆研究棉花害虫生物学与防控技术。从科研角度来说,新疆对我们团队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几年来,我们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然而每当面对着广袤的棉田、贫穷的棉农,油然而生的是坚强与坚韧、责任与担当。正如先生们时常教诲的,我们的科研工作应与主要产区、与重大需求紧密结合,这就是我们农业科研国家队的使命和每个科研人员的责任。

  回首过去的12年,我满怀感慨和感恩。如果没有中国农科院一流的平台条件和环境氛围,就不可能有我的茁壮成长;如果没有领导们、先生们的关心爱护和指导培养,就不可能有我的快速发展。青年人的快速成长固然可贵,然而与艰苦卓绝、博大精深的老一辈科学家相比,我们还需要努力积淀、历久弥坚。我们将继承和发扬中国农科院的优良传统,踏实做人、认真做事,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我们这一代应有的贡献,为我们农业科研国家队争得无上荣光。

  最后,用汪国真《热爱生命》中的一句诗,来表达我的心声: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