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不宜提倡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
文章来源: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 陈印军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3-07-10
据土地资源调查资料分析,我国西部12个省(市、区)共有草地面积3.36亿hm2,其中天然草地3.31亿hm2,占全国天然草地总面积3.93亿hm2的84.4%,占西部地区土地总面积的49.1%,是西部地区耕地总面积的6.7倍。
单从广阔的天然草地面积看,西部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潜力似乎在草地,似乎可以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但因西部地区草地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效率低下,不宜提倡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
西部地区草地生态环境脆弱,制约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在西部地区,好的草地多已垦为耕地,现有的大部分草地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尤其是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加之过度放牧,大面积的草地出现退化,甚至沙化,其畜牧业生产的效益很低。据李燕琼等人的资料,我国西部每亩草地的产值平均仅1元左右,每百亩草原载畜量仅为5个羊单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除了部分条件较好的草地可以开发利用外,大面积草地已经经不起人们的干扰。
西部地区的畜产品大部分来自于农田,而真正来自于草地的不多。据统计,2001年西部12省(市、区)的肉类总产量中,猪肉和禽肉产量占了82.3%;在奶类产量中,牛奶产量占了89.5%。猪肉、禽肉和牛奶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农田所提供的饲料。也就是说,尽管西部地区草地面积广阔,但畜牧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农田,而不是天然草地。
在西部地区可以提倡大力发展草业,也可以提倡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但其发展的着力点是农田,而非天然草地。近几年,一些草业或草食畜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主要还是利用过去的农田发展牧草,而很少依赖于天然草地。如甘肃河西走廊的草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很快,其主要是利用农田种植优质牧草;四川的草业和草食畜牧业也发展较快,主要也是利用退耕农田种植牧草的结果。
西部地区应强化草地的生态功能,弱化草地的畜产品生产功能,草地畜牧业要控制(当然并不是完全不发展),要用农田草食畜牧业替代草地畜牧业。要把草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农田上,即利用冬闲田和低产农田种植牧草,同时结合退耕种草和其他农田的作物秸秆发展草食牲畜。
单从广阔的天然草地面积看,西部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潜力似乎在草地,似乎可以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但因西部地区草地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效率低下,不宜提倡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
西部地区草地生态环境脆弱,制约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在西部地区,好的草地多已垦为耕地,现有的大部分草地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尤其是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加之过度放牧,大面积的草地出现退化,甚至沙化,其畜牧业生产的效益很低。据李燕琼等人的资料,我国西部每亩草地的产值平均仅1元左右,每百亩草原载畜量仅为5个羊单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除了部分条件较好的草地可以开发利用外,大面积草地已经经不起人们的干扰。
西部地区的畜产品大部分来自于农田,而真正来自于草地的不多。据统计,2001年西部12省(市、区)的肉类总产量中,猪肉和禽肉产量占了82.3%;在奶类产量中,牛奶产量占了89.5%。猪肉、禽肉和牛奶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农田所提供的饲料。也就是说,尽管西部地区草地面积广阔,但畜牧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农田,而不是天然草地。
在西部地区可以提倡大力发展草业,也可以提倡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但其发展的着力点是农田,而非天然草地。近几年,一些草业或草食畜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主要还是利用过去的农田发展牧草,而很少依赖于天然草地。如甘肃河西走廊的草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很快,其主要是利用农田种植优质牧草;四川的草业和草食畜牧业也发展较快,主要也是利用退耕农田种植牧草的结果。
西部地区应强化草地的生态功能,弱化草地的畜产品生产功能,草地畜牧业要控制(当然并不是完全不发展),要用农田草食畜牧业替代草地畜牧业。要把草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农田上,即利用冬闲田和低产农田种植牧草,同时结合退耕种草和其他农田的作物秸秆发展草食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