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主食工业化水平 促进农产加工行业快速发展
加工所参加“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启动仪式”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作者:张雪
发布时间:2012-09-14
9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应邀参加了农业部和河南省政府主办的“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启动仪式”,对面条等主食工业化相关技术、装备、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引起参会人员关注。活动期间,加工所与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成果转化意向,并获得组委会颁发的“优秀成果转化单位”奖励。
会上,加工所传统食品加工与装备研究室重点推介了集和面、醒发、擀面、切面、成型于一体的仿生擀面机。该机器非常适用于中央厨房及餐馆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一台小型机每小时可供应200-400人同时就餐。该设备的成功研制,改变了我国传统手工面作坊的操作模式,为主食加工业带来新观念、新模式。此外,该室还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各类大包装预制调理汤料、即食白米饭、即食炒饭、即食咖喱套餐、多种工业化菜肴产品,以及几十种面条用酱包。期间,农业部杨绍品总经济师、农产品加工局张天佐局长等领导参观了加工所展位,品尝了美味快餐展品,高度评价了加工所在主食工业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两天的展示中,来自北京、河北、山东、黑龙江、四川等全国各地的食品企业,纷纷来到加工所展位前,就相关技术问题向工作人员咨询,对一体化仿生擀面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下一步加强合作,引进该项技术。
戴小枫表示,在主食消费方式快速变化的今天,方便、快捷、营养、安全、卫生成为主食消费的基本要求,农业科研院所应顺应潮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装备和专业化生产线,为我国传统主食工业化贡献力量。作为行业科研的国家队,加工所应该以身先垂范的方式引领全国主食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为农业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加工所张泓研究员受邀参加了“主食加工业发展论坛”,作了“提升我国主食工业化水平的主要途径”的主题演讲,为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指明了我国主食工业化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讯员 李紫陌)
会上,加工所传统食品加工与装备研究室重点推介了集和面、醒发、擀面、切面、成型于一体的仿生擀面机。该机器非常适用于中央厨房及餐馆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一台小型机每小时可供应200-400人同时就餐。该设备的成功研制,改变了我国传统手工面作坊的操作模式,为主食加工业带来新观念、新模式。此外,该室还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各类大包装预制调理汤料、即食白米饭、即食炒饭、即食咖喱套餐、多种工业化菜肴产品,以及几十种面条用酱包。期间,农业部杨绍品总经济师、农产品加工局张天佐局长等领导参观了加工所展位,品尝了美味快餐展品,高度评价了加工所在主食工业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戴小枫表示,在主食消费方式快速变化的今天,方便、快捷、营养、安全、卫生成为主食消费的基本要求,农业科研院所应顺应潮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装备和专业化生产线,为我国传统主食工业化贡献力量。作为行业科研的国家队,加工所应该以身先垂范的方式引领全国主食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为农业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加工所张泓研究员受邀参加了“主食加工业发展论坛”,作了“提升我国主食工业化水平的主要途径”的主题演讲,为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指明了我国主食工业化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讯员 李紫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