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农业人员到草原所接受培训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10
为加强中朝两国在牧草生产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应朝方要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于9月26日-10月5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朝鲜农业部、朝鲜农科院以及朝鲜集体农场的9名管理及科研人员举办了为期10天的培训。
培训期间,草原所专家围绕牧草品种资源、牧草生产与加工、草地机械等3个领域进行了集中授课,课程内容涉及苜蓿、黑麦草、白三叶草、红三叶草、猫尾草、羊茅、鸭茅等牧草资源的育种与生产,草原机械和饲料的收获与贮藏技术等方面。朝鲜学员参观了农业部牧草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中期库、国家种质多年生牧草圃、草原所牧草生产机械加工车间。此外,学员们还参观了农业部沙尔沁牧草资源与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蒙牛工业园区,了解我国现代饲草生产及奶产品加工技术;参观了昭河草原、内蒙古博物院和成吉思汗陵等地,领略了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感受了蒙古族厚重的草原文化底蕴。
学员们表示,通过此次交流和学习,学到了饲草资源的育种与生产等相关技能,希望能与草原所开展更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培训期间,草原所专家围绕牧草品种资源、牧草生产与加工、草地机械等3个领域进行了集中授课,课程内容涉及苜蓿、黑麦草、白三叶草、红三叶草、猫尾草、羊茅、鸭茅等牧草资源的育种与生产,草原机械和饲料的收获与贮藏技术等方面。朝鲜学员参观了农业部牧草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中期库、国家种质多年生牧草圃、草原所牧草生产机械加工车间。此外,学员们还参观了农业部沙尔沁牧草资源与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蒙牛工业园区,了解我国现代饲草生产及奶产品加工技术;参观了昭河草原、内蒙古博物院和成吉思汗陵等地,领略了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感受了蒙古族厚重的草原文化底蕴。
学员们表示,通过此次交流和学习,学到了饲草资源的育种与生产等相关技能,希望能与草原所开展更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