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华俊出席第九届全国科技外事工作会议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8-29
8月28日,由科技部主办的以“开放 创新 合作 共赢”为主题的第九届全国科技外事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以及科技部、外交部等部委的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科技外事工作系统代表共300多人出席会议。中国农业科学院唐华俊副院长出席会议并做典型发言。
按照科技部的要求,唐华俊在全面概括中国农科院“十一五”期间国际合作工作进展的基础上,主要就中国农科院在农作物种质资源引进、保存和利用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做了介绍。唐华俊说,2001年以来,中国农科院共执行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计划59项,获得专项经费支持超过1亿元。通过项目,共获得科技成果15项,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1项,引进和开发先进实用农业技术40余套,累计经济效益达210亿元,发表论文452篇(SCI论文91篇)。特别是通过引进国外种质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异基因的挖掘与利用,为我国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做出了卓越贡献。
据悉,全国科技外事工作会议每5年召开一次。此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会议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成果和经验,深入分析新时期国际科技合作形势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新时期科技外事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全面部署“十二五”国际科技合作新任务。
按照科技部的要求,唐华俊在全面概括中国农科院“十一五”期间国际合作工作进展的基础上,主要就中国农科院在农作物种质资源引进、保存和利用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做了介绍。唐华俊说,2001年以来,中国农科院共执行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计划59项,获得专项经费支持超过1亿元。通过项目,共获得科技成果15项,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1项,引进和开发先进实用农业技术40余套,累计经济效益达210亿元,发表论文452篇(SCI论文91篇)。特别是通过引进国外种质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异基因的挖掘与利用,为我国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做出了卓越贡献。
据悉,全国科技外事工作会议每5年召开一次。此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会议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成果和经验,深入分析新时期国际科技合作形势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新时期科技外事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全面部署“十二五”国际科技合作新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