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
“中国作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将于10月27日~30日在浙江杭州召开。大会将邀请国内作物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同行参加本次大会。
大会主题:科技创新与扶贫攻坚
会议网址:http://meet.chinacrops.org
会议时间:2019年10月27日~30日(27日报到,28-29日开会,30日离会)
会议地址: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
承办单位:浙江大学
协办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省作物学会
一、会议内容
(一)中国作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10月28日上午8:00-10:00)
(二)学术交流(10月28-29日)
大会报告、专题报告、研究生论坛、墙报及论文交流等。
大会报告(按报告人姓氏笔划排序):
序号 |
姓 名 |
单 位 |
报 告 题 目 |
P1 |
万建民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水稻重要基因克隆及育种利用 |
P2 |
马正强 |
南京农业大学 |
小麦抗赤霉病基因的发掘和利用 |
P3 |
邓兴旺 |
北京大学 |
洁田技术和洁田模式的创新,集成及应用 |
P4 |
朱健康 |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中心 |
基因编辑助推作物分子育种 |
P5 |
张天真 |
浙江大学 |
棉花驯化与改良的基因组学解析 |
P6 |
陈绍江 |
中国农业大学 |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及应用 |
P7 |
陈剑平 |
宁波大学 |
特色小镇与农业产业 |
P8 |
周雪平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Geminivirus-Associated Betasatellites: Exploiting Chinks in the Antiviral Arsenal of Plants |
P9 |
曹卫星 |
南京农业大学 |
作物生长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P10 |
廖 红 |
福建农林大学 |
大豆养分高效根系遗传改良 |
专题报告(按专题排序)
序号 |
姓 名 |
单 位 |
报 告 题 目 |
|
1 |
白 洋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s and root microbiome in Arabidopsis and Rice |
|
2 |
宫 磊 |
南京农业大学 |
Phylogenetic and population structural inference from genomic ancestry maintained in present-day common wheat Chinese landraces |
|
3 |
谢传晓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作物基因编辑技术研发与应用 |
|
4 |
张文利 |
南京农业大学 |
植物非B型DNA功能分析 |
|
5 |
陈乐天 |
华南农业大学 |
亚洲稻与非洲稻种间杂种不育的非对称遗传互作基础 |
|
6 |
蒋立希 |
浙江大学 |
基于991份油菜种质资源基因组重测序的GWAS平台建设-以开花期和叶毛性状为例 |
|
7 |
方 磊 |
浙江大学 |
棉花精准育种:从树棉到美棉再到世界最大的纤维作物 |
|
8 |
邱丽娟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大豆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工具开发 |
|
9 |
王 凯 |
福建农林大学 |
植物基因组水平非编码调控元件的发掘与功能分析 |
|
10 |
谭禄宾 |
中国农业大学 |
转录因子SNB调控水稻落粒性与粒型的分子机制 |
|
11 |
林中伟 |
中国农业大学 |
玉米演化关键变异的分子遗传基础 |
|
12 |
李 林 |
华中农业大学 |
基于生物大数据系统解析玉米株型建成分子机制 |
|
13 |
王茂军 |
华中农业大学 |
Step-forward genomic understanding informs programs for cotton fiber improvement |
|
14 |
唐威华 |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病原真菌禾谷镰孢侵染小麦、玉米的分子策略与机制解析 |
|
15 |
李绍清 |
武汉大学 |
长雄蕊野生稻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发掘与利用 |
|
16 |
周宝良 |
南京农业大学 |
棉花近缘物种渐渗的新材料创制与育种利用 |
|
17 |
赵团结 |
南京农业大学 |
大豆优异亲本深度解析与设计育种 |
|
18 |
陈化榜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Genetic and Molecular Dissection of the Maize Gametophytic Factor 1 (Ga1) locus |
|
19 |
程红梅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利用宿主诱导的基因沉默提高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 |
|
20 |
储昭辉 |
山东农业大学 |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克隆玉米纹枯病数量抗病基因 |
|
21 |
张 欢 |
中国农业大学 |
IbC3H18提高甘薯抗逆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
|
22 |
王晶珊 |
青岛农业大学 |
高油花生种质离体创制技术和新品种培育 |
|
23 |
孔令让 |
山东农业大学 |
长穗偃麦草基因组解析及重要功能基因克隆与应用 |
|
24 |
张 艳 |
河北农业大学 |
棉花抗黄萎病遗传位点发掘及抗病候选基因功能解析 |
|
25 |
吴德志 |
浙江大学 |
海大麦基因组及其耐盐机制研究 |
|
26 |
向凤宁 |
山东大学 |
A GmSIN1/GmNCED3s/GmRbohBs feed-forward loop acts as a signal amplifier to regulate root growth in soybean exposed to salt stress |
|
27 |
陈庆山 |
东北农业大学 |
基于导入系的大豆子粒品质性状基因挖掘与表达网络分析 |
|
28 |
王丽侠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绿豆抗豆象基因发掘及创新利用 |
|
29 |
刘裕强 |
南京农业大学 |
水稻抗稻飞虱及其传播病毒病资源的发掘与利用 |
|
30 |
伍晓明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油菜C基因组改良与规模化种质创新 |
|
31 |
张 勇 |
电子科技大学 |
多样化CRISPR-Cas植物基因组编辑工具开发及其在水稻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
|
32 |
刘向东 |
华南农业大学 |
新型四倍体水稻创制及杂种优势的遗传研究 |
|
33 |
胡育峰 |
四川农业大学 |
玉米淀粉合成的转录调控 |
|
34 |
孙 健 |
沈阳农业大学 |
高纬度杂草稻的起源演化与基因资源的系统性发掘 |
|
35 |
武志海 |
吉林农业大学 |
高产优质粳稻品种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 |
|
36 |
倪志勇 |
新疆农业大学 |
棉花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评价及蛋白质组学研究 |
|
37 |
李爱宏 |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水稻抗稻瘟病分子育种策略及其应用 |
|
38 |
殷冬梅 |
河南农业大学 |
花生油脂合成的基因调控网络与种质创制 |
|
39 |
魏兴华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中国稻种资源的保存评价与利用 |
|
40 |
任长忠 |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 |
燕麦荞麦科技创新助力扶贫攻坚 |
|
41 |
程方民 |
浙江大学 |
水稻高温结实障碍形成与花器官糖代谢之间的关系 |
|
42 |
曹凑贵 |
华中农业大学 |
稻田种养的“双刃性”与绿色稻作 |
|
43 |
张吉旺 |
山东农业大学 |
综合农艺管理提高夏玉米产量和氮效率的栽培学机制研究 |
|
44 |
陈新平 |
西南大学 |
降低中国玉米生产的碳足迹 |
|
45 |
张旺锋 |
石河子大学 |
棉花铃叶系统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
|
46 |
薛 军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玉米生长后期抗倒伏研究 |
|
47 |
郭文善 |
扬州大学 |
稻茬小麦优质高产途径与关键技术 |
|
48 |
董合忠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棉花膜下分区交替灌溉与水肥协同管理的节水省肥机理与技术 |
|
49 |
张文毅 |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机械化耕作栽培研究进展 |
|
50 |
王振林 |
山东农业大学 |
小麦高产优质协同的技术途径与机制 |
|
51 |
吴存祥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中国大豆品质性状的生态影响因素及地理分布 |
|
52 |
邵国胜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磷对水稻镉积累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
|
53 |
张文忠 |
沈阳农业大学 |
水稻氮肥轻简高效利用研究 |
|
54 |
彭少兵 |
华中农业大学 |
从水稻产量差分析和种植结构调整看中国的粮食安全 |
|
55 |
马 钧 |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盆地水稻提质丰产水肥耦合机理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
|
56 |
刘立军 |
扬州大学 |
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稻田甲烷排放关系的初步研究 |
|
57 |
来永才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
寒地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
|
58 |
王 群 |
河南农业大学 |
夏玉米阴雨寡照致灾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 |
|
59 |
米国华 |
中国农业大学 |
栽培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
|
60 |
顾日良 |
中国农业大学 |
高活力种子生产技术创新 |
(三)2019年度中国作物学会科技奖励颁奖
1. 第三届中国作物学会青年科技奖
2. 2019年度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科技奖
3. 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四)中国作物学会会员日活动
活动时间:2019年10月27日下午2:30-5:30
活动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农生环大楼A座于子三报告厅
活动内容:院士公开课及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专题报告
二、论文摘要、研究生报告及墙报征集
所有提交墙报或进行研究生论坛报告的代表均予颁发学术交流证书。
论文摘要征集:
1. 请参会代表在会议网站上按照专题投递。
2. 每篇摘要正文字数控制在1000字以内(一个排版页面)。请按照会议网页上提供的模板撰写并提交摘要,文责自负。
3. 论文摘要网上提交截止日期为2019年9月20日。
墙报征集:
1. 请参会代表在会议网站上选择是否参加墙报展示并按照专题投递。会议将统一安排墙报的讲解时间。
2. 设计要求:尺寸(宽度90 厘米,高度120厘米),版面上下页边距为25 毫米,自行印刷后携带至会场,报到时提交会务组。
3. 内容新颖,未公开发表,图文并茂且简明扼要的墙报可参评优秀墙报奖,下方须加注作者简介。
4. 优秀墙报奖由墙报奖评奖委员会评选产生,并颁发证书与奖金奖励第一作者,提前离会者不予授奖。
5. 网上提交电子版以便组委会提前审核内容,网上提交截止日期为2019年9月20日。
研究生论坛学术报告征集:
1. 请研究生参会代表在会议网站上选择是否申请做学术报告,申请学术报告后须按照专题上传研究生论坛报告题目及论文摘要。
2. 内容新颖,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可参评研究生论坛优秀学术报告奖。
3. 报告15分钟,含现场交流3分钟。
4. 研究生论坛优秀学术报告奖由评奖委员会评选产生,并为获奖者颁发证书与奖金,提前离会者不予授奖。
5. 研究生论坛学术报告提交截止日期为2019年9月20日。
三、会议注册
1. 会议网址:http:// meet.chinacrops.org。会议采取网上注册, 9月20日24点(或网上注册并缴费人数满1200人后)将关闭网上注册通道。
2. 注册费标准
9月10日前缴费:正式代表(会员)1200元/人;正式代表(非会员)1500元/人;学生代表(凭学生证)800元/人。
9月11日至10月10日缴费:正式代表(会员)1500元/人;正式代表(非会员)1800元/人;学生代表(凭学生证)1200元/人。
10月10日后及现场注册缴费:正式代表(会员)2200元/人;正式代表(非会员)2600元/人;学生代表(凭学生证)1600元/人。
完成网上注册,未完成在线缴费的参会代表,到会后按现场注册收取会议费;
已注册并缴费但未能参会者,注册费不予退回,可由他人代替参会;
会务组收到注册费后视为有效注册。缴费时间以汇款或转账时间为准。
3. 交费方式
通过在线缴费、银行转账及现场缴费。
银行汇款
收款单位:中国作物学会
开户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农科院支行
账 号: 110060435018001069607
(请务必附言:总会年会+参会代表姓名;集体汇款:总会年会+每位参会代表姓名)
现场缴费者不保证会议资料和酒店预订。
4. 发票开具
会议注册费发票及会员入会会费票据可在报到时一并领取。
四、会议住宿
会议统一安排食宿,住宿费和往返交通费自理。大会签约酒店为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及开元曼居酒店。由于10月份是杭州旅游旺季,宾馆房间十分紧张,为保证您在会议期间住宿需要,请您在注册时务必注明酒店预订要求(否则不能保证住宿),组委会将统筹安排并尽力协调,请您理解并予以配合。
五、会议交通指引
报到当天10:00-22:00会务组安排志愿者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和高铁杭州东站、杭州站提供交通指引服务。
六、会议联系人
中国作物学会:徐 琴,电话:010-82108616,13522365612;邮箱:meeting@caas.cn
浙江大学:李 珊,电话:15858265102;邮箱:lishan@zju.edu.cn
注册费:刘丹丹,电话:13691576326;邮箱:cssc304@sina.com
摘 要: 李 珊,电话:15858265102;邮箱:lishan@zju.edu.cn
交通住宿:余亚岑,电话:13386535005;邮箱:yuyacen@zju.edu.cn
招商赞助:嵇寿全,电话:13912120020;邮箱:donation_zwxh@aliyun.com
附:会议交通指引
中国作物学会
2019年9月2日
会议交通指引
火车东站(高铁站):地铁4号线钱江路站下车,地铁钱江路站转公交323路至水博园路口站。或 公交20路至新塘路严家路口站,转公交323路至水博园路口站。
(火车东站距宝盛水博园酒店约18公里,车程约30分钟)
城站火车站:公交100路至庆春广场东站,转公交323路至水博园路口站。
(城站火车站距宝盛水博园酒店约18公里,车程约30分钟)
萧山机场:机场大巴滨江线至地铁江陵路站,转公交419路至水博园路口站。
(萧山机场距宝盛水博园酒店约20公里,车程约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