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成果

“大通牦牛”新品种及培育技术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青海省大通种牛场
  • 主要完成人员:陆仲,阎萍,何晓林,王敏强,韩凯,马振朝,杨博辉,马有学,柏家林,殷满财,李孔亮,贾永红,李吉业,芦志刚,乔存来
  • 起  止  时  间 :1983年1月—2004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05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大通牦牛”(因其育成于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而得名)新品种在青藏高原自然生态条件下,经过课题组20多年辛勤培育,原始创新以野牦牛为父本、应用低代牛横交方法和控制近交方式、有计划地采用建立横交固定育种核心群、闭锁繁育、选育提高等主要阶段,获得了生产性能高,特别是产肉性能、繁殖性能,抗逆性能远高于家牦牛,体型外貌、毛色高度一致、遗传性能稳定的含1/2野牦牛基因的人工培育的第一个肉用型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新品种的成功育成和创建的配套培育技术,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上牦牛没有人工培育品种的空白、改写了牦牛没有内部品种结构的落后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家畜育种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并创造了利用同种的野生近祖培育新品种的理论与方法。它是以我国独特遗传资源为基础,依靠自己独创的技术培育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牦牛新品种,为牦牛的育种提供了成功经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