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专家观点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年报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概况
    人才工程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专家观点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光明日报] 2023年“4422”小麦绿色高产模式现场观摩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3-05-23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杨舒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5月2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办的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4422”绿色高产现场观摩会在山东德州召开,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内蒙古农牧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50余专家参加了此次观摩会。

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站长袁亮介绍,2022年,德州小麦单产468.12公斤/亩,120万亩“吨半粮”创建核心区小麦平均亩产达667.09公斤,临邑县翟家镇“吨半粮”核心示范区高产竞赛地块小麦亩产达839.2公斤,打破德州市小麦单产纪录。从产量上看,有高产的亮点,更有中低产的底色。会议提出,未来提单产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应该是“三步走”:推动中低产大面积向高产转变;高产水平下的稳产水平提升;高产再高产。实现“三步走”需重视的三个因素:雄厚的肥力基础,特别是深层土壤肥力提升,夯实高产稳产基础;抗逆高产品种,适应极端气候频发;全流程配套管理技术,关键环节技术到位。

由此,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联合德州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针对限制小麦增产的土壤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融合团队积累的化肥绿色增值技术(2021年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技术)、黄淮海小麦玉米绿色肥料减排减碳增产技术(2022年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小麦-玉米轮作种植体系深化肥沃层绿色吨半粮创建技术(2023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总结提出了“4422”绿色高产模式,即:四新(新品种、新肥料、新技术、新农机);四抗(抗寒、抗倒、抗病、抗干热风);两活(活秆成熟、提高根系活力);两优(产量优、效益优)。

2022年11月底,虽然发生一次断崖式降温(气温从10℃下降到-15℃),许多麦田冻害严重。但德麦008、山农40、济麦22等品种在这次降温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常好的抗寒能力。“4422”模式高产示范田的初步测产结果显示,小麦亩产达到785公斤,测产专家表示,通过加强灌浆期管理,产量有望在大灾之年创造小麦亩产超800公斤的成绩。

好的技术只有落地才是真的好技术。记者还了解到,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探索建立了科研单位技术引领、种子和肥料企业农资支撑、种植大户为主体、管理部门为保障的技术推广新模式,成立科研-企业-农户-管理多方力量融合的农业生产联合体,目标是减少农民投入,提高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提高和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推动新技术新成果真正落地开花结果。

此次活动得到了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天衢新区人民政府、抬头寺镇人民政府和德州市德农种子公司大力支持。

光明1.jpg

光明2.jpg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谷子产量调控关键基因被发现
    2023-06-02
  • [新华社] 中国农科院科研人员发现谷子产量调控关键基因
    2023-06-01
  • [光明网] 专访小麦专家:麦收偏逢“烂场雨”,如何雨中“抢”粮?
    2023-06-01
  • [工人日报] “良田+良种+良法”高产高效耕作模式让小麦增产逾两成
    2023-06-01
  • [光明日报] 放手去干!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2023-06-01
  • [农民日报] “草地贪夜蛾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项目中期考核会召开
    2023-06-01
  • 全新的益生菌-植物互作模式获揭示
    2023-06-01
  • [中国科学报] “生物多样性开放日”科普活动举行
    2023-06-01
  • 中国农科院与安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创新基地
    2023-06-01
  • 祁阳站入选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2023-06-01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